談談《周易》性質
《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質的書,學界長期以來存在不同,有人主張《周易》是一部筮書,有人主張《周易》是一部歷史書,也有人主張《周易》是一部哲學書等。我們認為:《周易》性質問題是一個10分復雜的問題,不能以偏概全,應當客觀地、歷史地看待這個問題。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周易》隨著政治變遷,理論需求以及自身地位變化,其性質也有所不同。
(1)從《周易》產生以及早期應用看,《周易》是一部筮書。在中國早期的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科學不發達,先民們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現象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而就產生了對神的崇拜,認為在事物背后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帝和(或)神的存在,它支配著世界上的一切。當人們屢遭意外的天災人禍打擊后,就萌發出借助于神意預知這突如其來的橫禍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的欲望,以達到趨利避害?;诖?,他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種種溝通人神的預測方法,其中最能體現神意的《周易》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故《周易》純是滿足當時人們生產和生活預測需要而產生。
《周易》產生后很長一段時間主要用于占筮,在《年齡左傳》和《國語》中就記載了 22個運用《周易》占筮的事例。如在《年齡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齊棠公死,崔武子吊喪,看其遺霜美貌,想納為妾,但心中沒有底,故用《周易》占了一卦,得《困》,有人根據爻辭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斷定,此女人不可娶,而崔武子不相信,認為一個無夫之婦有何害,若有害早已讓先夫帶走。故取之為妾。我們可以看到在年齡時期,《周易》主要用于筮占,為人們行為提供指南。
(2)從《易傳》對《周易》解說看,《易傳》注重《周易》的筮占功能,反復強調學好《周易》可以知死生之說、幽明之故、鬼神之情,可以斷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務,并且明確地告訴人們《周易》是使人們順從天意,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系辭》)同時,在《易經》中包含了比較完整的《周易》筮占的方法一一大衍法。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周易》產生后很長一段時間,主要功能是筮占,為人們提供行動的準則。
但是,到了漢以后,《周易》的性質有所變化,它一方面還是保留了原有占筮的性質,并且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易學家們克服了大衍法的種種局限,創立了比較完備的新筮法。焦延壽作《易林》創立焦氏筮法。其弟子京房則更勝其老師一籌,對筮法進行了徹底變革,創立了納甲法。因而在漢代筮法趨向完備。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經過《易傳》解釋和發揮,其哲理化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典籍。也正是這個原因,《周易》得到了漢代統治者的青睞,由原來卜筮之書,而成為官方安邦治國、修身養性的哲學之書,被稱為五經之首,大道之源?!吨芤住匪枷霛B透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變成了統治者治國的理論根據。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歷代統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論指導作用日益顯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間術士不斷更新,完美筮法體系。一直到今天,《周易》二重性還是10分明顯。
最新文章
|
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