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四余在線排盤Moira軟件下載使用方法
Moira七政四余.msi 七政四餘星盤 七政四余星盤 天星擇日 天星擇日 占星盤 占星盤 Moira
我們使用的是由香港的林國清先生編寫的免費的多功能七政星盤排盤軟件Moira,目前功能最強大完美的一款免費排盤軟件,可以為我們節約非常多的時間,
軟件總共有4種排盤方法,一種為黃道恒星制,跟印度占星雷同,但取命宮以及宿度安排不同,恒星制的基準起點也不同于印度,有自己的中國特色,別的三種分別是黃道回歸制聯合古宿制、校正歲差的古宿制以及今宿制。
本命及流年星盤
圖解本命及流年星盤。
第一章 如何排盤
為簡潔起見,相關天文學知識方面不作過多介紹。目前網上有Moira軟件可供免費下載,功能也較為齊全,推薦使用。軟件附帶有具體使用說明,也不多介紹。在這里我覺得要著
第二章 先天12宮
先天12宮即指十二地支,實際就等同于回歸黃道制下的十二星座。其對應關系為: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星座 |
水瓶 |
摩羯 |
射手 |
天蝎 |
天秤 |
處女 |
獅子 |
巨蟹 |
雙子 |
金牛 |
白羊 |
雙魚 |
主星 |
土 |
土 |
木 |
火 |
金 |
水 |
日 |
月 |
水 |
金 |
火 |
木 |
不過比起西方占星學中的十二星座來說,七政四余中的先天12宮目前并未用到太多人格化的特征,也沒有對各事物的類項關系。一般來說,具體分析時,只要記住其是何主星所主,或許還可以結合地支特性分析一下。
第三章 28宿
28宿為七政四余所特有,是根據天上恒星區來劃分,度數并不規則;若采用今宿度,則其起始點和長度也都在逐年變化;因而我覺得對初學者,沒有必要去強記這個,需要時用軟件排盤就能解決這一問題。28宿和先天12宮類似,也是有一定分布規律和歸屬關系的。
宿度 |
角 |
亢 |
氐 |
房 |
心 |
尾 |
箕 |
宿度 |
斗 |
牛 |
女 |
虛 |
危 |
室 |
壁 |
宿度 |
奎 |
婁 |
胃 |
昴 |
畢 |
觜 |
參 |
宿度 |
井 |
鬼 |
柳 |
星 |
張 |
翼 |
軫 |
主星 |
木 |
金 |
土 |
日 |
月 |
火 |
水 |
習慣上,是以角宿作為28宿的起始,并沿黃道順行一周而成,可以看出其明顯分為四個周期。
第四章 后天12宮
一、對應關系
與西方占星學和印度占星學相似,七政四余也有后天12宮,其大致對應關系如下:
命宮 |
財帛 |
兄弟 |
田宅 |
男女 |
奴仆 |
妻妾 |
疾厄 |
遷移 |
官祿 |
福德 |
相貌 |
1宮 |
2宮 |
3宮 |
4宮 |
5宮 |
6宮 |
7宮 |
8宮 |
9宮 |
10宮 |
11宮 |
12宮 |
其中,兄弟又稱閑宮,疾厄又稱八殺。了解西方或印度占星學的朋友,從其名稱可以看出,其宮位含義也與西方或印度占星學中各宮位含義大致相同,只不過略微局限了些。
此處我存有一個疑問:關于論相貌,無論是西方或印度占星學,都是以1宮為主,并不是以12宮為主,為何七政四余中要將12宮作為相貌宮呢?并不是說典籍上的東西就百分之百正確。值得探討。
二、強弱
與古典占星學和印度占星學相似,七政四余中后天12宮也有強弱之分。以下引用《張果星宗》中的原文:
“強宮者,謂命宮、官祿、田宅、妻妾、男女、福德、財帛,又云:財帛次弱,與其命宮相違故耳。居強宮者旺。弱宮者,謂兄弟、奴僕、疾厄、相貌、遷移,又云:遷移近強,與其命宮相向故也。臨弱宮者衰。”
古典占星學中,以3、6、9、12等四個果宮為弱宮,又以6、8、12等三個宮位為兇宮。不難發現,兩者的基本理念是一樣的。與命宮“相違”或“相向”,其實意思就是西占整宮制模式下,兩個宮位所在星座間有沒有形成經典相位(其概念在希臘占星學中就已提及)。
三、身宮
在印度占星學中,有將月亮落宮作為1宮,從另一個角度來補充分析命盤的做法;在古典占星學中,也將月亮作為健康狀況的自然象征星。七政四余中對身宮的取法有多種意見,其中有一說也是以“太陰為身”,雖然《乾元秘旨》中提到“至于身主尤屬泛泛,皆所宜削”,但作者只是給出了其結論,而并沒有將其依據明確列出。或許,取“太陰為身”的話,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四、命主
《星命說證》中有“為宮垣為主,斯吉兇之響應無差。若度主為命,則吉兇之游移不驗。”很顯然,其是支持“取宮主而舍度主”的說法的。霍敏卿寫此書前,已批命過萬例,難道說這樣的實踐經驗還不夠充分嗎?
五、命度
《乾元秘旨》一書,也并不贊同度主之說,但還是有“但看度之經緯、貫串以卜吉兇而已”的觀點,意思是說和落在命度或與命度同經的星曜,其也能產生直接的吉兇影響。
此處我也有疑惑:立度的方法是“從太陽所躔之度,用量天尺直數至命宮某度是,即所謂絡也,亦即對沖三合六合二弦之謂,特兼及三十度,一百五十度而其數益全。”不難看出,據此方法所得的“命度”,與西占或印占中的上升點根本是兩回事,我經驗尚少,一時還很難加以認定。
第五章 星曜的基本特性
一、對應關系
七政四余中的“七政”,即指日月木火土金水,“四余”即指氣孛羅計。其中“日月木火土金水”,與西占和印占中相同;七政中的“羅”為羅睺,指的是南交點(龍尾),“計”為計都,指的是北交點(龍頭),與印占中命名恰好相反;“孛”即月孛,相當于現代占星學中的“莉莉絲”;“氣”即“紫氣”,具體對應什么,目前尚不知曉,但其作用肯定是有。
二、基本特性
七政四余中各星曜的基本特性,與西占和印占中有一定差別,不能生搬硬套,但只要對陰陽五行的基本概念有所認識,理解起來并不困難:日即相當“陽”的屬性,月即相當于“陰”的屬性,五星即相當五行的屬性,四余中,氣為木余,孛為水余,羅為火余,計為月余。
三、身份
若把各星曜的集合視為一個“朝廷”:日-皇帝,月-后妃,木火土金水-大臣,氣孛羅計-奴仆。
四、自然吉兇性
七政四余論命體系的一大特點是,相當注重星曜在生克制化中所體現出來的作用,但星曜的自然吉兇性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其分類大致如下:
1)木、氣、金、水為“君子”,火、羅、計、孛為“小人”。
2)日月為“貴人”,所謂“貴人”,是指支持“君子”則吉,支持“小人”則兇,雖然說是中性屬性,但影響力巨大。
3)《張果星宗》中雖提及晝火或夜土為兇,但我認為土的自然吉兇性一般也可視為中性,既然沒將其列入“小人”的話。
五、自然象征星意義
雖然說七政四余典籍中,對星曜作為自然象征星的意義深入探討較少,但還是零零碎碎有一些說法,主要有:日-父親、貴人、眼睛,月-母親、身體、眼睛,金-妻子,火-丈夫。
但我覺得還是可以有進一步延伸,比如說:
四余-奴仆、手下、小人、替補、第三者、非親生子女、副業等。
土-土地、宅基等。
水-旅行、遷移等。
木-福氣等。
五星-與中醫學的五臟六腑類比。
事實上,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猜想,但自然象征星在西占和印占中都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我想,如果能多發掘這類應用,是否能使七政四余的論斷體系豐富起來呢?以解決目前細節分析上的不足。
第六章 星曜的個體力量
此處稱“個體力量”,是指星曜在未考慮其他星曜對其所產生的影響時,其自身力量的強弱。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
一、晝夜力量
七政四余中也有星曜的晝夜性之分,稱其為“明晦”。其中,除日木土為晝星,月金火為夜星之外,水氣計孛也被視為晝星,羅也被視為夜星。同樣晝間晝星更有力,夜間夜星更有力。
二、落宮力量
落七強宮的星曜則相對有力,落五弱宮的星曜則相對無力。
三、季節力量
主要依據五行在四季“旺相休囚死”的理論來分:春(寅卯月)-木,夏(巳午月)-火,秋(申酉月)-金,冬(亥子月)-水,四季(辰戌丑未)-土。旺相者有力,休囚死者無力。掌握這一概念需要對中國術數學有基本認識,但不是太難,需要的話可以看看楊老師的入門講義。
四、長生十二位力量
《張果星宗》中提及:落在長生、冠帶、帝旺的星曜為旺,落在衰、病、死、絕、胎、養的星曜為衰。但這一概念之實用性我有所懷疑,因為其是以生年納音五行在十二地支的狀態來取,與通常的五行旺衰不同。
五、運動狀態力量
主要針對星曜的停駐和逆行而言,此時星曜所產生或接受的影響力均較大,其吉兇原則是:若某停駐或逆行的星曜正產生或受到吉利影響,則有利,反之則更有害。
第七章 四柱對宮位影響
論命時相應四柱中,若出現了哪些地支,則命盤上這些地支對應的宮位的重要性會更為凸顯,能使其吉象更吉,兇象更兇,尤其是年支所臨宮位。相反,若某宮位逢年空(旬空的一種),則該宮位會顯得無力。
第八章 星曜、宮位及宿度間的相互影響
一、相位
此處“相位”是指某星曜對其他星曜或宮位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種“相位”:
1)對其所在宮位及同宮星曜成“相位”。
2)對其對宮及入內星曜成“相位”。
3)對其所在宮位起的三方宮及入內星曜成“相位”。
4)對其前后相鄰宮位及入內星曜成“相位”。
5)星曜對其所在宿度,或與其所在宿度由同一主星主宰的另三個宿度,以及這些宿度內的星曜,也能形成“相位”。
二、生克關系
除了針對五星和四余的五行生克關系外,對日月,尚有“金扶月,金水孛扶日”和“木氣蔽日,土計掩月”。但星曜喜忌會隨出生時所處季節有所變化,典籍中論述甚詳,在此限于篇幅不具體展開。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生克關系,不僅是星曜對星曜而言,也包括星曜對宮位及宿度而言,但宮位和宿度卻一般只對落入其中的星曜產生生克關系。
兩星曜間若以同宮或同度形式產生相位,且形成生克關系時,則當其中起“生”或“克”作用的一個處于相對較小的黃經度數時,其作用更為顯著。
若存在相克關系的兩星曜落在同一宮位,且無化解因素的話,即便其相克并非直接針對該宮位,該宮位也會受損。
若某宮位內落入“克”該宮位的星曜,但同時該宮位內也有其他克或泄這一星曜的其他星曜,則能給予化解。有時金星或木星“克”其所在宮位,也未必盡作有害論,因為金星或木星本身為吉星。
三、日月的影響
若某星曜或宮位起的鄰宮或三方宮內有日月,或某星曜的左右為日月,則該星曜或宮位的力量會增強。若該星曜或宮位是吉星或吉宮,則吉象更吉,反之則兇象更兇。
四、星曜近日的影響
以七政四余的理論來看,若某星曜與日同宮或同度,則該星曜的力量也會被增強,且越接近越好,恰與西占或印占中的“燃燒”相反。但對新月且晝生之命,或滿月且夜生之命,逢羅睺近日月,則日月反而受克。
五、余奴的破壞作用
余奴有如下2種破壞作用,能削弱其主星的力量,稱為“傷主”。
1)余奴占據其對應主星所主的宮位或宿度。
2)余奴與其對應主星同宮或成相位。
六、宮主星的落宮
強宮主宜入強宮,不宜入弱宮,也不宜弱宮主入強宮。若宮主星受生,則該宮位力量增強,反之若受克或受泄,則削弱。
第九章 格局
除上述最基本的相互影響外,尚有各類“格局”,包括一些較復雜的相互影響,主要載于《張果星宗》、《星學大成》等書,在此限于篇幅不詳細展開。
第10章 化曜
化曜是指以生年天干為基準,按一定對應關系,將除太陽外的其他十干星曜,分別確定為10個象征星。針對其用法,果老派是講將其與各后天宮位相對應,作“同論”;而天官派則是著重取其中的“天官”來分析。
第十一章 神煞
神煞有用,但要在已把握命盤整體格局的前提下,作為一種補充因素使用,并不可生搬硬套。對以落宮形式來確定的神煞,除了以其落宮來論外,該神煞的作用還可以經由其所落宮位的宮主星來體現。
第十二章 推運
果老典籍中提及有洞微大限、竺籮三限、行度、小限、流太歲、流年、行年等多種推運法。我個人認為,其中吉兇效應最為顯著的當屬行度;其原理也不難,主要是觀察對所行宿度成相位的星曜,及所行宿度的主星及別的奴,在命盤所起的影響,即能判斷其吉兇效應。
七政四余及天星擇日盤含七政三王四余、福點、上升、天頂、28宿、十干化曜、四柱八字、大運干支、十神、四柱藏干、長生12宮、胎元、日元神煞等計算。 可顯示七天內日蝕、月蝕時間。 含政余喜、忌格顯示, 角距, 星曜及神煞顯示, 立命安身, 羅計南北等選項。 有超過一百項神煞可供選擇。 七政四余盤附鄭氏四十星案星圖及原文。 含小限、月限、洞微飛限計算。 可選擇回歸制或恒星制。 天星擇日盤含動盤子正為正北或磁北, 地平或黃道動盤, 日出或日落立命等選項。 可搜索動盤太陽到山時間。 可自行修正磁偏度數。
本站都為人工親算解盤服務100%為人工一對一服務。
如有需要占星解盤服務,可以加老師微信
周新春老師微信:13973952413
最新文章
|
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