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年柱
將出生日期對照《萬年歷》,看此日期處于哪一年,即以其年之干支作為年柱,但應注意的是,年的開始必須嚴格以立春時候為起點,而不是通常以農歷正月初一或公歷元旦作為一年的開始。如某人1994年2月5日生,查萬年歷為癸酉年陰歷12月廿五日,但再查立春卻是在癸酉年陰歷12月廿四日酉時交節,那么其年柱就應該是甲戌而不是癸酉。同理若某人生于癸酉年陰歷正月十二,查萬年歷得知癸酉年立春在正月10三辰時交節,那么其年柱應該算作壬申年而不能作癸酉,余仿此。
年柱是四柱之根,在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命書上常說某人是大溪水命,某人是霹靂火命,都是指年柱的納音屬性而言。
二、起月柱
月柱的起法,是以節氣為交界,每交一節氣(注意是節氣而不是中氣),則交替月柱,是即按太陽黃經之運行軌道,將一回歸年分成十二分,用以標示四季寒暑之變化、五行盈虧之消息,命局十神之旺哀,在月令一字之分,故為四柱之提綱。
同年柱理,月份也是嚴格以節氣交替時候為標準的,而不論其陰歷陽歷平閏與否。參照《基礎知識》篇中的節氣與干支對照表,可知從立春到驚蟄為寅月,從驚蟄到清明為卯月等,如某人生于1993年3月3日即農歷二月十一日,察萬年歷得知二月十一日位于立春和驚蟄之間,乃作寅月,知道了月柱的地支,再按下列“五虎遁年起月”表對照求出月干,如上例寅月對照表中年干癸查得月干為甲,即月柱為甲寅,余仿此。
五虎遁年起月表(以生月地支對照年干查月干)
三、起日柱
日夜交替,是由地球之自轉形成的,在命理學中,以夜子時之初為新的一天開始,那么子時是如何確定的呢,在天文歷法中,以太陽過某地上中天為正午時,太陽過某地下中天(所謂下中天即太陽過相對的另一半球的上中天)為正子時,所謂“正”即表示是子時的中間點,按古歷一個時辰為二個小時,那么子時之初即為正子時之前一小時,換算成現在的時間,即某地區當地時間夜晚23時為子時之初(歷法上稱初子時),即為該地新的一天開始。
但是到了近代,受西方歷法的影響,一些命理學家對日柱的起訖點有了新的看法,認為新的一天并非是從初子時開始的,而應該是從正子時起算,如近代著名的命理學家袁樹珊先生,在其名作《命理探源》之中,就專文討論過這個問題,袁氏認為在夜晚初子時之后正子時之前,日柱仍然按當天算,時柱卻要算作下一天的子時(因為時辰已經交遞)。袁氏之種說法,在近代影響較大,直到現在,仍然有一些命理學家遵從其說。
但是我們遍閱古籍,不僅是在四柱命理書中,而且在所有的奇門、八卦、紫徽、六壬等等術數典籍中,卻查不到任何一例這樣的算法,可見上述的這種觀點,只是一種探討性質,并非定論。今人邵偉華氏,在其《四柱預測學》一書中,批駁了這種觀點,邵氏說:“這種說法不甚合理,又無古例可援,故舍去其分別,又經諸家檢驗,凡過夜晚23點(即初子時),即作第二天的干支計算日柱。”故我們可以認定,每一天的開始,確實是以初子時為分界線的,凡過初子時即算作新的一天,以此標準論斷,方稱確當。
今人每以北京時間夜晚23時為初子時即一天之始,有失公允,因為現代鐘點記時是以某一特定經度線地區為標準的,如北京位于東八時區,即以東經120 度經線為標準計時,所謂北京時間23點鐘,實即東經120度線的初子時。而實際上中國的很多地區,都偏離120度線甚遠,有的甚至超過幾個時區,這種情況下,又怎么能夠一致以北京時間為準呢?在此我們引進平太陽時及真太陽時的概念,即以所在地點相對太陽的角度來計時,方不失真。容后時柱部分再加詳述。
既然晝夜交遞是由地球自轉形成的,那么可見每一天的開始,并不是全球一致的,而是以經度線為單位,由東向西逐漸移動的,我們可以想象,在北京地區中午艷陽高照的時候,地處西半球的紐約卻正是燈火通明的夜晚,那么這兩個地方的日柱究竟應該如何算呢?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日期交界點的問題,在現代歷法中,規定以東經180度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即每一個新日期的開始都從東經180度線開始,東經180度線位于中國之東的太平洋中央,與北京相差4個時區,也就是說,每一個日期,先從東經180度線起,逐漸向西移動,約4個小時后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大陸登陸,然后再掠過整個亞洲大陸,掠過歐洲、北美洲,繞地球一圈后回到東經180度線,于是又開始了新的日期。
從日期交界線的移動方向來看,每一天的干支交遞大致是以中國為先,然后再逐漸交遞東亞各國、歐美地區的日期干支,這種次序似乎與古人所謂的“日出扶桑”的觀念頗為一致,這是一種很幸運的巧合,也許我們可以不必再花費精力去換算日期,凡推日柱,只須按公歷日期(即國際日期變更線標準)計算就可以的。當然,日期的起訖點仍然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還需要當代的命理學者們去深入研究。在新的可以值得信賴的標準出臺之前,我們使用國際標準日期想必不會大錯,何況這些繁雜的問題對中國地區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地球的自轉與地球的公轉(回歸年)并沒有固定的對應關系,所以年柱、月柱與日柱的排列,完全是隨機的,同樣的日柱,出生的年月不同,那么其哀旺、得失、制化關系也一定不同,從而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構架和趣向,由此亦可見,古人取日柱為元神,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要計算日柱干支,雖然并非絕不可能,但10分繁瑣無聊,最簡單的方法是查萬年歷,如某人生于1994年6月1日,查萬年歷知該日干支為戊午,即日柱為戊午。
四、起時柱
時辰的劃分,如同年中分月一樣,只不過是將一天等分成12個階段而已,一晝夜計24小時,則一時辰合2小時整。其原則以太陽過上中天為正午,以太陽過另一半球中天(即下中天)為正子,加以精細的劃分。初子時從晚23點整(真太陽時23點整,下同)算起,至夜半0點整為正子時,至第二天凌晨1時整交丑時,再至凌晨3時整交寅時,再至清晨5時整交卯時……再至晚21時交入亥時,夜23 時交入下一個子時,輪流循環,如此類推。
這里就出現了一個今人所特有的問題,以前古人論命,凡定時辰,皆取日月星辰之自然時間為準。現代社會科技發達,我們擁有了很精密的計時工具,機械的、電子的、石英的各類鐘表為現代人提供了方便,用這些工具來計時,應該比古人定時辰的方法更精確,但是其中的原則必須弄明,不然就會一錯到底了。
今人所實行的時制,是1884年在英國格林尼治召開的國際天文學大會制定的,將格林尼治所在的經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本初線的時間稱為世界標準時,而以本初線為中心,每隔15度設一時區,稱為地方時。這些當然是我國古哲們所不能知道的,但是今人定時柱,卻舍棄古法,專以現代時制為標準,就以我國為例,基本上都是以北京時間為標準,以整點為時辰的交替點,仔細考察起來,即使在北京地區,這種推法也是大有問題的。
北京位于東八區,而東八區時是以東經120度經線為標準制定的,包括120度經線東西各7.5度的地域,而實際上北京位于東經116.46度,與東經120度時仍有14.1分鐘的誤差,例如北京時間(即東八區時間)夜晚23點06分的那一刻,北京地區實際的平太陽時間仍為前半夜之22:51.54(23點53分54秒),同理推之,若遠在西南的成都,此刻實際的平太陽時尚是前半夜10:50.18,尚處在前半夜之亥末,相差就更大了。
那么,時辰究竟應該按照什么標準確定呢,前面已經說過,唯一的標準就是太陽相對地球的視角,即天文學上所謂的真太陽時。凡定生時,必須按照其出生地點,推算出當地的平太陽時,再根據平太陽時推算出真太陽時為準,不能簡單地沿用標準時間,為方便計,下面列出中國各主要城市之平太陽時與北京時間對照表,供定時辰之參考。
中國各主要城市平太陽時差對照表 地區 經度 時差 地區 經度 時差 地區 經度 時差 地區 經度 時差 臺北 121度31分 +6分04秒 呼和浩特 111度38分 -33分28秒 包頭 110度00分 -40分00秒 海拉爾 119度43分 -1分08秒 太原 112度33分 -29分48秒 臨汾 111度31分 -33分56秒 大同 113度13分 -27分08秒 長治 113度13分 -27分08秒 石家莊 114度26分 -22分16秒 唐山 118度09分 -7分24秒 秦皇島 119度37分 -1分32秒 承德 117度52分 -8分32秒 保定 115度28分 -18分08秒 張家口 114度55分 -20分20秒 北京 116度28分 -14分08秒 沈陽 123度23分 +13分32秒 鞍山 123度00分 +12分00秒 錦州 123度09分 +12分36秒 大連 121度38分 +6分32秒 長春 125度18分 +21分12秒 吉林 126度36分 +26分24秒 哈爾濱 126度38分 +26分32秒 牡丹江 129度36分 +38分24秒 齊齊哈爾 123度55分 +15分40秒 上海 121度26分 +5分44秒 南京 118度46分 -4分56秒 無錫 120度18分 +1分12秒 蘇州 120度39分 +2分36秒 徐州 117度12分 -11分12秒 合肥 117度16分 -10分56秒 蕪湖 118度20分 -6分40秒 安慶 117度02分 -11分52秒 濟南 117度02分 -11分52秒 煙臺 121度22分 +5分28秒 青島 120度19分 +1分16秒 天津 117度10分 -11分20秒 杭州 120度10分 +0分40秒 紹興 120度40分 +2分40秒 寧波 121度34分 +6分16秒 金華 119度49分 +0分44秒 溫州 120度38分 +2分32秒 南昌 115度53分 -16分28秒 九江 115度59分 -16分04秒 贛州 114度56分 -20分16秒 福州 119度19分 -2分44秒 廈門 118度04分 -7分44秒 泉州 118度37分 -5分32秒 長沙 112度55分 -28分20秒 湘潭 112度51分 -28分36秒 常德 111度39分 -33分24秒 衡陽 112度34分 -29分44秒 武漢 114度20分 -22分40秒 監利 112度53分 -28分28秒 沙市 112度17分 -30分52秒 宜昌 111度15分 -35分00秒 鄭州 113度42分 -25分12秒 新鄉 113度54分 -24分24秒 許昌 113度48分 -24分48秒 洛陽 112度26分 -30分16秒 開封 114度23分 -22分28秒 廣州 113度18分 -26分48秒 珠海 113度18分 -26分48秒 澳門 113度18分 -26分48秒 韶關 113度33分 -25分48秒 汕頭 116度40分 -13分20秒 深圳 113度33分 -25分48秒 香港 113度33分 -25分48秒 海口 110度19分 -38分44秒 南寧 108度21分 -46分36秒 桂林 110度10分 -39分20秒 梧州 111度18分 -34分48秒 柳州 109度19分 -42分44秒 貴陽 106度43分 -53分08秒 遵義 106度53分 -52分28秒 成都 101度04分 -75分44秒 重慶 106度33分 -53分48秒 萬縣 108度22分 -46分32秒 內江 105度03分 -59分48秒 瀘州 105度27分 -58分12秒 昆明 十二度42分 -69分12秒 西安 108度55分 -44分20秒 延安 109度26分 -42分16秒 寶雞 107度09分 -51分24秒 蘭州 103度50分 -64分40秒 酒泉 98度30分 -86分00秒 天水 105度33分 -57分48秒 銀川 106度13分 -55分08秒 西寧 101度49分 -72分44秒 烏魯木齊 87度36分 -129分36秒 克拉瑪依 84度51分 -140分36秒 哈密 93度29分 -106分04秒 和田 79度55分 -160分20秒 拉薩 91度02分 -115分52秒 達孜 91度23分 -114分28秒 林芝 94度28分 -十二分08秒 曲水 90度44分 -117分04秒 貢嘎 90度58分 -116分08秒 林周 91度17分 -114分52秒 那曲 92度03分 -111分48秒
注:1.各地的平太陽時以北京時間相加減,如北京時間12:00時, 武漢地區的平太陽時為12:00-22.7=12:00-22'42''=11:37'18'',即為11時37分18秒。
2.凡本表未列之地區,可按當地之經度推算平太陽時,其原則以東經120度為基準,每減少1度則減4分鐘,每增加1度則加4分鐘,如某地位于東經105度,105-120=-15度,-15度×4分鐘=-60分鐘,則當地的平太陽時用北京時間減去60分鐘;又如某地位于東經130度,130-120=10度,10度×4分鐘=40分鐘,則當地的平太陽時用北京時間加上40分鐘,余類推。如果不能確定某地的經度,一個粗略的辦法就是根據上表中所列的地區,找到其比較鄰近的城市確定時差值。
3.根據本表推算出來的時間乃是平太陽時,還須進一步推算出真太陽時才能論定時辰。
通過上表根據某地經度推算出來的當地時間稱為平太陽時,還不是真正的太陽時,因為地球繞日運行的軌道是橢圓的,所以地球相對太陽的自轉周期并不是10分均勻的,一年之內,有的時期要快一些,有的時期要慢一些,平均起來,折合一天24小時,稱為平太陽時,一年365天,每一天的平太陽時與真太陽時都或多或少有些差異,未可忽視,下表將真平兩種時間的差值表格列出,以供換算之需。
最新文章
|
相關文章 |
|